我開著車闖過美墨邊界,
把檢查哨的路障撞的稀巴爛。
其實根本不需要這樣,我大可出示我花五千美元弄到的合法布吉納法索身分證,
但我還是這麼做了。
墨西哥邊境警察的警車追了上來。
我笑了一下,
把車停在路邊的沙漠。
接著在西班牙文和六支手槍的環繞之下,
我把自己燒了,就像變魔術一樣。
他們帶著不敢置信的呆滯看著我,
我張開雙手看著清晨的天空。
他們忙成一團,
而我他媽一點都不在乎。
火焰依舊燃燒著,而我還是笑著,
我將雙手舉高,
在烈火中注視著遙遠的晨星,就這樣到我死去為止。
我開著車闖過美墨邊界,
把檢查哨的路障撞的稀巴爛。
其實根本不需要這樣,我大可出示我花五千美元弄到的合法布吉納法索身分證,
但我還是這麼做了。
墨西哥邊境警察的警車追了上來。
我笑了一下,
把車停在路邊的沙漠。
接著在西班牙文和六支手槍的環繞之下,
我把自己燒了,就像變魔術一樣。
他們帶著不敢置信的呆滯看著我,
我張開雙手看著清晨的天空。
他們忙成一團,
而我他媽一點都不在乎。
火焰依舊燃燒著,而我還是笑著,
我將雙手舉高,
在烈火中注視著遙遠的晨星,就這樣到我死去為止。
大三上世界文明史的期末書評,書是俾斯麥的日記《思考與回憶》。世文史在我得知有新制時曾一度想放掉,所以後半段都沒去上課,然後想說還是交交看期末書評好了,搞不好會過。
然後就過了,邱馨慧老師是大好人,雖然喜歡講外星人及各種遠古神秘事件。
-----------------------------------------
許多的歷史書籍把德意志統一的三場戰役描述得好像這都是俾斯麥朝向統一德國邁進的的精心佈局,但這也有可能是事後塑造出來的意義,或許三場戰役不過就是突如其來的三場危機,或是德丹戰爭和德法戰爭的確是場危機,而普奧戰爭則否。無論如何,我決定從本俾斯麥本人的日記分析德丹戰爭與普奧戰爭:就先從德丹戰爭開始。
德丹戰爭,有時被稱為第二次什勒斯維希戰爭,一向被定位為德意志統一戰爭的第一場戰役。有些著作在討論到德丹戰爭的時候,甚至把德丹戰爭的發動定位成俾斯麥佈署統一的第一步。我們可以從俾斯麥著作中他所提及的說法看出德丹戰爭在其心目中的定義:
在丹麥問題上可以達到的分階段解決辦法,每一階段與各公國的現狀相比意味著一種進步,在這種分階段的辦法中,我認為各公國併入普魯士是它們的頂點。這一點,我曾在腓特烈七世逝世後立即舉行的一次樞密院會議上講過。我提醒國王,近期前幾任的國王,甚至連其兄也不例外,都為國家擴大了領地。
俾斯麥的確將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問題視為機會,但並非「統一德意志」的機會,而是利用「德意志民族主義」擴展普魯士領土的機會。如果俾斯麥尋求的是德意志的統一,那在德丹戰爭結束,普奧代表德意志邦聯取得的霍爾斯坦公國出現了當地德意志人支持的大公人選時,俾斯麥就不會提出各種苛刻的條件來逼迫大公放棄統治公國,而大公的放棄某種意義上也是阻止了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成為獨立於普魯士之外的獨立邦國。
如果俾斯麥真的是以統一德國為目的,他就不會在各種明顯會招惹自由主義者抗議的情況下,併吞什勒斯維希-。因為就算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為一個獨立邦國,在德國統一後,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仍舊會成為以普魯士為主體的德意志帝國的一個公國,軍事與外交將會由德意志帝國政府負責,而帝國首相,也就是普魯士首相。俾斯麥如果真的有個清楚的未來藍圖在他心中,那他絕對不會牴觸大多數德意志人的意見併吞什勒斯維希。
該日記俾斯麥有收錄他所反對的自由主義者貝特曼霍爾維克向普魯士國王的上書,該內容提到:
陛下賞識的和當時可向之獲得一切的馮奧古斯滕堡親王,俾斯麥伯爵卻對他很冷淡,其目的就是為了此後不久在倫敦代表會議上,透過伯恩施托爾夫伯爵的嘴來宣布他是有權力者。然後透過維也納和約使普魯士承擔「只有向奧地利取得諒解,才能對被解放的各公國的命運作出決定的義務」,並且他允許在和約中公然宣布採取旨在「兼併」的措施……
由霍爾維克的上書中可以看出俾斯麥的行為在當時被認為是普魯士的擴張行為,而非保障德意志居民的權力。
而這件事也當然引起的奧地利的不滿,而普魯士政府內部也有不少人不滿俾斯麥這種明顯招惹奧地利的行為。綜觀整個歷史,普魯士先後與丹麥和奧地利為敵的這種做法,其實和威廉二世甚至希特勒沒有太大差別。當時俾斯麥的反對者也是出於類似的憂慮,認為這種沒有充分理由的做法會引來其他強國的敵意,好比說法國和俄國。然而俾斯麥之所以成功,就在於他挑了一個非常好的時機。當時的俄羅斯正發生波蘭人反抗俄國統治的一月起義,而普魯士正為俄國提供支援,於是俄羅斯沒有理由與普魯士為敵,更沒有理由援助在幾年前的克里米亞戰爭時,對俄羅斯抱有敵意的奧地利。
而對於法國,俾斯麥早就和拿破崙三世在戰前做好非正式的約定:只要法國在普奧戰爭時保持中立,普魯士將會允許法國取得盧森堡。然而戰後俾斯麥便反悔了。而這在其自傳中只有幾次有稍稍帶過,俾斯麥主要在強調與奧地利停戰的必要性。因為如果在戰勝奧地利之後,繼續進軍至維也納的話:
奧軍會向東退卻,並在匈牙利境內繼續抵抗,即使僅僅把希望寄託於預料中的法國干預,和透過法國促使義大利平靜下來。此外根據我對匈牙利的了解,就單純軍事觀點來看,我也認為在那裡繼續作戰是徒勞無益的事,我們在那裡所能獲得的成就與先前取得的勝利不能相比,因而降低我們的威望──姑且完全不論拖延戰爭會為法國的干預打開道路。我們應當在法國贏得進一步對奧地利展開外交活動之前,盡快締結和約。
從中不但可以看出俾斯麥對法國的顧忌,也可以看出無論何時,他的計畫與盤算都是建立在普魯士的利益考量上。奧地利帝國的任何一部份都不能為普魯士所用,奧地利帝國的核心區域──也就是德意志地區一旦被普魯士並吞。普魯士很難管理剩下的匈牙利王國和斯拉夫民族區域,也就是說普魯士必須繼承原本奧地利一直在面對的問題。而普奧戰爭主要戰場:波希米亞,那裡也沒辦法加強普魯士。徹頭徹尾,德丹戰爭到普奧戰爭中,俾斯麥著眼的點都是普魯士的軍事位置,有沒有自己的軍港、那個國家對普魯士的直接威脅、那個地區是否能真的併吞、這樣的行動會造成其他國家的什麼行動等等。
總之,俾斯麥和奧地利外交官布洛姆簽訂了〈加斯泰因協定〉,在軍方和國王的反對壓力下,最終還是說服國王不向奧地利割地、不要求賠款。德丹和普奧這兩場戰爭,就邏輯來看結果相當迥異。俾斯麥首先在不該併吞什列斯威希的情況下力排萬難併吞了什列斯威希,又接著在該向奧地利割地的時候,對奧地利異常的寬大。這一切都是俾斯麥考慮國際局勢和未來所下的決定,而非考慮情理。但是,和傳統認知不同的是,俾斯麥所考慮的國際局勢和未來,一開始根本沒有「德國」,而是普魯士。俾斯麥小心翼翼的計畫並非達到德國統一,而是希望普魯士的強盛。最後在德法戰爭結束後,凡爾賽宮中被創造出來的德皇與德意志帝國,不過只是對不斷壯大的德意志民族主義者的一種回應。
或許這是種交易,俾斯麥拿充滿光環的德意志帝國,和德意志其他邦國交換普魯士的強盛與軍事外交的統一指揮權。但俾斯麥不知道他已經埋下了普魯士滅亡的種子,經歷了一戰和二戰,盟軍在1947年決定解散普魯士邦的行政地位,讓普魯士徹底消亡。身為普魯士人的他,要是有幸知道未來的發展,不知道會做何感想。
台北萬華半島樓,下午一點五十五分 『欸,你相信吸血鬼嗎?』 台北南警察署長岡野幫小文倒了一杯如水般清澈的白鶴清酒,工作時間不喝酒也是他的一大原則 , 但 人生苦短也是岡野才太郎的第一座右銘。當原則互相碰撞時,非日常就會從日常之中萌發。而岡野總是享受著這些非日常,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