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不做出改變,就完蛋了,我們全都會完蛋!』(If we stay the course, we are dead, we are all dead!)
終於看完當年因為基測錯過的《魔鬼終結者:未來救贖》,甚至已經過了故事設定的2018年--雖然故事設在2018年,但聽到凱爾·瑞斯(Kyle Reese)在講2018年時是用Twenty-Eighteen而不是Two-thousand Eighteen的時候,反而有一種濃厚的時代感。對,他們那邊還不知道整個2010年代,大家比較傾向用Two-thousand來唸而不是Twenty。
然後大概八月我也看完了《魔鬼終結者2》。我沒有覺得它比1好看.因為我喜歡1那種濃厚的八O年代科幻感。但是2是真的充滿了哲理。『未來不是命中注定,而是我們親自造成的。』(The future is not set. There is no fate but what we make for ourselves.)。我很喜歡這句話,在這個不自由的世界中指引自由的真理。這麼多年,這麼多事情,現在的自己,都是無數個決定導致的。隨著年紀的增長,我們長得越來越像自己的決定。
這兩集搭配在一起看特別有感覺,雖然我有看《魔鬼終結者:創世契機》,不過真的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我好像還寫了一篇文章提這件事。現在真的看完《未來救贖》後,這種感覺更強烈了。我很喜歡《未來救贖》帶出的世界觀,應該要繼續接下去,而不是打掉原來的世界觀。為什麼不接續《未來救贖》一路到他們徹底擊敗天網,像是星戰的正傳三部曲那樣?
我知道大家都不喜歡《未來救贖》,但我真的很喜歡。可能是一種末世又冷硬的感覺吧。也喜歡把主角設在半人半機器馬可仕(Marcus)這點,藉由他我們才能看到當年曾經的不良少年康納,成為人類眼中的救世主的康納後是什麼模樣。
我是因為基測錯過《未來救贖》的,所以看完這部對我來說,就像是一個對基測的反擊。基測奪走我的時間、奪走我的興趣、奪走我的青春。當時的一年可是很漫長的,這筆帳不能就這樣算了。不過不只未來的2018年過了,基測也早就消失在台灣教育史的洪流中。只剩下我,坐在我親手打造的未來之中,努力讓那些早就不重要的過去幻影,知道我現在是笑著過每一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